女性进入青春期后,每月发育一批(3-11个)卵泡,经过募集、选择,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。这个优势卵泡生长的最后阶段约需要15天,称之为月经周期的卵泡期/滤泡期,也就是一般月经来的第一天开始计算的头15天。
排卵后,卵泡液流出,卵泡壁塌陷,形成黄体,一般排卵后7-8天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,若未受精,黄体在排卵后9-10天开始退化,黄体功能限于14天,这一阶段称为黄体期。
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,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,开始新的周期。
这期间,在种种激素的作用下,我们的皮肤也在发生变化。
作为皮肤的亲密好友,雌激素可以促进水钠潴留,帮助皮肤保持水分,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,使皮肤柔嫩、细致。
雌激素分泌量从月经第7日起迅速增加,于排卵前达到高峰;排卵后暂时下降,排卵后7-8日黄体成熟时(月经第22天左右),雌激素又形成一个高峰。
所以从排卵前一天(第14天)开始,到黄体期前期(第22天),雌激素处于连续两波的高峰时期,这段时间也是皮肤保湿状态最好的时候,即使最简单的基础护理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然而美梦终有结束的时候…从第22天开始,不甘寂寞的孕激素就要登场了。
孕激素和雌激素听起来像一对姐妹,实际却更像一对冤家对头:雌激素可以促进水钠潴留,孕激素就要促进水钠排泄,让皮肤缺水,进而导致浮肿。
孕激素有且只有一个高峰期,就是月经周期第22天左右,而这个时间点,正好是雌激素水平从高峰开始下落的时候。
两个冤家此消彼长的作用叠加之下,作为遭受池鱼之殃的皮肤,最危险的时候到来了:黄体期后半期(22天之后)皮肤状态开始急转直下,出现缺水、浮肿等现象。
这段时期会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临时,再重新进入卵泡期,雌激素和孕激素暂时性偃旗息鼓,双双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,皮肤也终于稳定下来,回到正常状态。
雄激素对于皮肤的功效主要在于调控皮脂的分泌,青春期开始雄激素促进皮脂腺分泌皮脂,如果排脂途径不通畅,皮脂淤积堵塞,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发毛囊炎症,就会造成“痘痘”、痤疮等各种类型的皮疹。一般而言,雄激素的水平越高,皮脂分泌越旺盛。
对于生理期而言,在排卵前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,容易导致部分女性痘痘加重―― 很多人也许会问:不对啊,我明明是在姨妈来之前容易长痘啊―― 痘痘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冒出来的,它也需要生长发育的时间。
特别是有卵巢多囊综合征的女性,雄激素分泌增多,尤其是游离睾酮的增加,对皮脂腺的分泌有高度的促进作用,这就是多囊卵巢引发“痘痘”的重要原因。
所以对于雄激素高的女性,在排卵期(第15天前后)前后要做好适当的皮肤清洁和控油工作,把痘痘扼杀在摇篮阶段!